

本文主要介绍如何判断新冠肺炎重症患者?专家有8大预警指标,以及新冠重症肺炎患者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抗疫经验
文/图羊城晚报全媒体编辑张华通讯员广东微信
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是广东省、广州市收治新型冠状病感染的肺炎患者的定点医院。是全省市疫情医疗救治的主战场。他们举全院之力救治重症患者;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研发“肺炎一号方”,第一时间介入治疗,提高临床疗效。近日,在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召开的媒体发布会上,专家们介绍了救治重症病例的成功经验。
每日巡查医院所有确诊患者
自1月20日以来,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收治了广州市首例确诊的COVID-19患者。截至5月17日,累计收治的COVID-19相关病例包括确诊+疑似+密切接触者+无症状核酸阳性+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和感染疑似病例1401例。它是广东省收治最多COVID-19相关病例的定点医院。收治来自全30个国家的外籍患者,也是收治外籍患者数量最多的定点医院。
截至5月17日,共有452名确诊的COVID-19患者入院,占广州确诊患者总数的8,933人。452例确诊患者中,重症、危重症62例,死亡1例,其余患者全部治愈出院。
雷春良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院长
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院长雷春亮在总结医院COVID-19防控经验时指出,医院成立了COVID-19治疗专家组,对院内所有确诊患者进行日常检查,并提醒医生主动关注严重警告。早期发现疾病状况变化的指标。
临床发现危重症患者8个预警信号
抗疫工作进展到一定阶段后,广东确诊的COVID-19患者数量逐渐从本地病例转变为输入病例。由于前期全市8家医院救治重症患者的经验积累,发现、诊断和治疗干预的时间提前,因此病例由轻症发展为重症的情况要少得多。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ICU主任邓喜龙表示,正是因为相关经验的积累,才更早发现、更早干预、更积极采取措施,防止轻症患者发展为重症。
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ICU主任邓喜龙
事实上,该市8家医院在救治重症传染病患者方面已经有相当丰富的经验。邓锡龙主任说“病、禽流感、流感等重症病例我们都很熟悉。在救治新型冠状病肺炎重症患者时,2月8日制定了《新型冠状病肺炎诊疗方案》。直到3月4日,国家卫健委发布了新型冠状病肺炎诊疗方案。根据诊疗方案,制定重症、危重症诊疗标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发现临床表现和诊疗方案有不同的标准,比如血液中的病检测呈阳性。这一类患者发展为重症的比例会更高,所以我们继续总结重症患者的8个预警信号。
1、老年人年龄>70岁;
2.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
3、持续缺氧;
4.外周血淋巴细胞进行性减少;
5.外周血1L-6、C反应蛋白等炎症因子进行性升高;
6、血乳酸进行性升高;
7.肺内病变在24小时内迅速进展>50;
8、血液中新型冠状病核酸检测呈阳性。
邓锡龙主任强调,对这些高危人群应进行早期氧疗干预,采取相应的综合治疗措施,或及时转入ICU监测治疗。
重症患者要组织多学科联合会诊
COVID-19的重症和危重症病例不仅与传染病有关。这种病可以对人体的各个器官系统造成损害。例如,如果涉及呼吸系统,则需要由呼吸或重症医学医生处理;如果影响心脏,需要心血管专家处理。治疗上,有些患者本身就患有糖尿病和肾脏疾病,需要其他科室的专家联合治疗。
邓锡龙主任强调,重症患者必须由广州市COVID-19临床救治专家组成员会诊,充分发挥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重点专科、呼吸系统疾病临床研究中心专家的优势,建立建立重症救治联合会诊转诊机制,提高重症救治水平。
据统计,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共组织广州省市专家会诊30次,会诊患者71人次,参与会诊的专家162人。广东省年龄最大的确诊COVID-19患者,90岁,从市第八医院治愈出院。
杨柳平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副院长
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副院长杨柳平表示,医院安排了一支由医生组成的专业医疗团队,负责管理每一位重症、危重症患者,包括传染病、呼吸内科、重症医学等专科。一人一策,精准治疗。
复阳病例变得越来越罕见
部分患者出院后核酸检测结果呈阳性,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事实上,对于大多数返回阳性的患者来说,除了少数尚未康复并可能被感染的患者外,重复感染的机会很小。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也对治愈患者做了非常细致的随访工作。
陈凤娟市第八医院医务科主任
据市第八医院医务科主任陈凤娟介绍,市第八医院于2月18日率先为COVID-19患者开设了随访门诊,并进行随访治愈472例。截至5月17日,已对54人进行四次随访;3次随访200余人;108人已获两次随访;已随访10人一次。治愈的患者中,最长的已随访四次。
令人欣慰的是,3月15日至5月17日,全市8家医院没有收治回访后核酸检测呈阳性的患者。
对于如何判断新冠肺炎重症患者?专家有8大预警指标和一些关于新冠重症肺炎患者相关内容,本篇文章都有做详细解,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