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多人都想知道牙缝变大?甲醛检测?闪光灯闪瞎双眼?这个世界怎么这么可怕!和天气不好时牙结石脱落,下面让小编详细讲解吧!
生活中总有一些事情
各种“谣言”和“听证会”
各种肯定的说法
让我们想想“事情就是这样”
然而当真相大白后,
才发现这些都是“谣言”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在七月揭穿这些科普谣言吧!
本栏目科普谣言榜由陕西省科协支持,省科协宣传研究部、陕西省科普教育中心、陕西省科协联合发布科技新闻。
1
误区洗牙对牙齿有害吗?
真相首先我们要纠正一个误解。洗牙不是为了美白牙齿,而是为了清除牙齿表面的细菌、牙石、色素等。
牙龈与牙根面附着不紧密,但有一条05-2毫米的浅沟,称为龈沟。
食物残渣和附着的菌斑容易积聚在龈沟内,使其成为细菌生长和繁殖的适宜区域。这些牙菌斑不断积累,随着时间的推移变成牙结石。牙结石会不断“吃掉”牙龈,引起牙龈发炎、萎缩,最终导致牙齿脱落。
牙结石最初是乳白色的软斑,随着逐渐钙化而变硬。换句话说,牙结石实际上是一团坚硬的细菌。它们“帮助”我们填充牙齿之间的缝隙,“固定”牙齿,并覆盖暴露的牙根。
当我们通过洗牙去除这些牙垢时,牙根又暴露出来,牙齿变得更加敏感,所以喝冷热水都会感觉酸。
至于牙齿间隙增大、牙齿松动,则说明牙齿有题。牙龈很可能已经开始萎缩了。这不是洗牙造成的,而是牙周病本身造成的。如果不及时清除牙结石,情况只会变得更糟。
2
误区胃肠道状况不佳可能会将消化道深处的气味带入口腔,导致口臭。
事实人体消化系统有非常明确的分工。口腔负责粉碎,食道起通道作用,胃起研磨作用,小肠是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
因为胃主要负责研磨、通过蠕动和挤压将食物和消化液充分混合,所以胃和食道之间有一块肌肉,它的作用就像一个阀门,阻止胃里的食物和气味向上流动。
事实上,大多数口臭都与口腔中的细菌有关。口腔可以说是细菌的滋生地。温度、pH值适宜,食物、食物残渣、脱落的口腔上皮随处可见。
食物残渣和口腔上皮细胞都含有有机物,例如蛋白质。在细菌的作用下,蛋白质被分解,形成硫化氢等有臭味的物质。
当这些物质蒸发并进入空气中时,就形成了所谓的口臭。所以绝大多数口臭是口腔的题,而不是胃肠道的题。因此,与其关注肠道健康,不如关注口腔健康。
3
误区洗碗机费电费水
真相央视某节目曾对洗碗机和洗手进行了一组对比测试。使用中式餐具,将污染物涂抹在相应的餐具上,并将处理后的餐具进行烘烤,使污渍更加顽固。增加了挑战的难度。然后将餐具放入不同型号的洗碗机中,开始正常的洗涤过程。
同时,五位实验者根据日常清洁习惯,清洗了六套餐具。
最终的结果是手洗所需的水量是机洗的3倍。从测试来看,洗碗机比手洗省水、节能,洗完后洗碗机基本可以达到999的杀菌效果。
传统的洗碗不可避免地需要使用抹布或其他清洁工具。这些清洁工具是最大的卫生隐患。因为清洁工具很难再次清洁,而且重复使用,会滋生很多细菌。
洗碗机的洗涤原理是利用冲水。冲完后,水会被完全排掉。没有会造成二次污染的洗涤工具。这是它最大的优点之一。而且,在洗碗机的最后烘干阶段,餐具是在高温下烘干的。在这种极度干燥的条件下,餐具就不太容易滋生细菌。
4
传言家用甲醛检测仪方便、小巧、显示直观,能准确检测室内甲醛含量。
真相北京理化分析检测中心专业检测结果显示,在相同实验条件下,8款市售甲醛检测仪与专业分光光度法检测结果存在明显差异,无法准确显示室内甲醛含量。
事实上,网上销售的甲醛检测试剂盒基本都是采用比色法的原理,利用特定的液体吸收甲醛等物质而变色,将变况与标准色卡进行比较,从而得到检测结果。这是一种半定量测试,主观性很强且不太准确。
环境的光线、温湿度、观察者的操作方法、观察角度、颜色敏感度等都会影响结果读数。普通消费者在家中使用甲醛检测试剂盒进行自我检测的结果不太可靠。
家用甲醛检测仪一般采用电化学法。仪器上有一个电化学传感器,它由两个金属电极和电解质组成。甲醛气体分子在电极电压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电化学传感器,其尺寸与空气中甲醛浓度成正比。电流信号经电路放大和数字处理后显示甲醛浓度。
目前市场上有两种类型的便携式探测器半导体探测器和电化学探测器。但无论是哪一种,空气流量、湿度、温度都会对数据的准确性产生很大的影响。
5
传言5G网络会干扰天气预报,导致灾难性寒潮等极端天气现象难以预测,给人类造成巨大损失。
事实5G是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的缩写。无线通信所依赖的介质是电磁波,包括无线电波和光波。无线电波虽然看不见,但并不意味着它们可以“走来走去”。相反,它们的频率是有限的。
5G频段可分为低、中、高频段。频段大致分布在450MHz至6GHz、2425GHz至526GHz之间。
2018年底,工信部向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发放5G系统中低频段测试频率许可证。其中,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获得了35GHz频段的测试频率许可,中国移动获得了26GHz和49GHz频段的测试频率许可。
对于我国来说,风云气象卫星目前使用的频段为137GHz和1700GHz,暂时不会对5G信号产生干扰。但这并不意味着5G不会与其他卫星通信信号发生冲突。例如,中国移动的频段可能与北斗卫星的通信频段发生冲突,需要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
即便如此,实际情况并没有外媒报道的那么严重,因为每个国家使用的5G频率不同。而且,消除频率干扰并不困难。这和我们平时听的广播频道是一样的。只要控制合理分配即可。
换句话说,即使频率真的“崩溃”,也有办法补救。“过滤器”和“隔离区”都是很好的手段。“滤波器”安装在接收端,可以有效过滤,增加接收端的“方向性”,阻挡“噪声”,获得所需信号及其携带的信息。“隔离区”减少了带宽,彼此保持安全距离,不会产生重叠干扰。
6
传闻活性炭具有吸附功能。很多商家宣称活性炭具有去除甲醛、室内异味的功能。
真相为了改善室内和车内空气质量,许多人使用活性炭袋。活性炭是由碳基材料制成的,含有大量的微孔,可以吸附有机污染物和某些无机物质。其吸附物质的能力取决于其自身的孔径分布和吸附物质的分子大小。
中国消费者协会近日随机抽取了16个活性炭样品和4个火锅炭样品,委托专业检测机构对活性炭的碘吸附值和四氯化碳吸附值进行了检测。前者测量活性炭对相似尺寸的碘分子的吸附值。物质的吸附能力,检测活性炭孔隙的容量,是判断活性炭活化程度的手段。
公布的测试结果令人震惊,有些活性炭甚至比火锅炭还要差。目前,室内活性炭尚无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所以不要指望活性炭袋能吸收甲醛。
7
传闻有新闻报道,一名3个月大的婴儿被手电筒照瞎了眼睛。右眼眼底黄斑区有一道被烧伤的圆形疤痕,导致右眼仅剩02视力。
真相只要看看这条新闻,你就能发现很多漏洞。婴幼儿的视力发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3个月大的婴儿可以看到3米左右的物体,视力约为0.1。所以上面说的右眼只有02,不太现实。
事实上,闪光灯对孩子的视力影响不大。首先,闪光灯是一种突出的弧光灯,其光谱和光点相当于白天普通光的强度,不会造成视网膜灼伤。其次,闪光是瞬间强光,持续时间很短,速度很快。
因此,进入眼睛的光线总量很小,导致失明的可能性也很小。
专业相机的闪光灯会更亮。这种闪光会导致儿童失明吗?案同样是否定的。
灯光的亮度会随着距离的增加而减弱。在影棚拍摄儿童时,闪光灯与眼睛的距离通常在几米以上。在柔光罩等设备的配合下,眼睛感受到的光线亮度也是安全的。
需要注意的是,暴露在太强、持续的光线下确实会对人的视力造成损害。人眼黄斑区是人眼视觉功能较强的部分,也是比较敏感的区域。如果黄斑区受损,将直接导致人眼主视力严重受损。
成年人受到强光照射时,会产生自我保护意识,产生眨眼、收缩瞳孔等应激反应,以避免大量光线进入眼睛;但婴幼儿自我保护意识较弱,神经发育尚未完成,所以会眨眼。小学生对光反应的敏感度不如成人。因此,孩子还是要注意避免眼睛持续受到强光照射。
8
传言电子烟健康环保。它们还可以解和清肺。它们是戒烟的有力工具。
真相人们之所以对吸烟上瘾,是因为尼古丁这种物质。尼古丁俗称尼古丁,是一种有难闻气味、味苦、无色透明的油状液体物质,影响人体末梢神经和中枢神经系统,无临床应用价值。
科学研究认为,尼古丁是人类最难戒掉的成瘾物质之一。
与普通香烟相比,电子烟不含焦油、醛、酸、酚等致物质。
其烟油的成分为丙二醇、植物甘油和尼古丁。尼古丁的主要作用是满足人们对香烟的渴望。
尼古丁除了是成瘾的罪魁祸首外,反复使用还会对冠状动脉和外周动脉的内皮细胞造成损害,使心脏工作速度加快,血压升高,因此是诱发冠心病的重要因素。大剂量的尼古丁会引起呕吐和恶心,严重时会导致死亡。
使用电子烟不仅不能帮助戒烟,还常常造成吸烟的恶性循环。
由于电子烟含有尼古丁,长期使用不仅会阻碍你戒烟,还会使你更加依赖。但电子烟的口感与真烟存在一定差距,而且往往价格昂贵。
结果是很多烟民最终又转而吸焦油卷烟,这不但没有达到戒烟的目的,还起到了“反推”的作用。
今天的话题
你遇到过那些匪夷所思的伪科学谣言吗?
留言告诉小可,最聪明的小聪明将获得今天的互动红包~
|评论科学细菌
|
PS:公众号近期已改版
为了能够长久的在一起
快来点亮“陕西科普”公众号的“星星”
您可能还想了解更多科普内容
专注于
阿尔茨海默病可“潜伏”34年!看看你是否有危险!
为什么胃偏爱中国人?这4个原因一定要知道!
细菌最多的生活用品居然是男生用的……
有趣的图片
在西安,千万不能信邪!
如果你掉进一万米的海里你会看到什么?
《长安十二时辰》大受欢迎。唐朝的女人可能比你想象的更疯狂
去哪里科普
超级帖|陕西历史博物馆,给我一天,还你一万年
去哪里科普|西安水土保持科普体验中心讲解水与泥的僵局!
去哪里科普|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馆凝望历史,见证辉煌岁月!
查看更多近期热点文章
牙缝变大?甲醛检测?闪光灯闪瞎双眼?这个世界怎么这么可怕!和一些关于天气不好时牙结石脱落话题,本篇有详细解,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发表评论